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社會學丁
Introductory Sociology (d) 
開課學期
103-1 
授課對象
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  
授課教師
黃于玲 
課號
Soc1010 
課程識別碼
305 101D0 
班次
04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帶 
上課時間
星期三6,7,8(13:20~16:20) 
上課地點
生傳418室 
備註
生傳、法律系優先。
總人數上限:10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31Soc1010_04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社會學是一門系統性地認識個人處境與社會互動、社會組織、社會制度、社會變遷之間密切關係的知識。透過觀察與分析思考個人與社會的相互影響、社會制度的變與不變、社會不平等的起因與後果,我們將培養一種心智能力,檢視從個別人物的故事遭遇,例如家庭生活、性/別認同、親密關係、經濟行為,看見社會歷史變遷留下的軌跡。同樣的,社會學對於社會各種制度的觀察與分析,也讓我們看到個人、群體與事件的介入與影響,例如社會運動、政策制定。 

課程目標
這一門課程期待能夠從各種日常生活可見的現象中,來介紹社會學的基本概念與理論關懷。透過理解社會制度與個人生活的密切相關、對社會議題的分析能力,修課同學將能從更個人生活的社會建構這樣的角度思考自己從何而來、如何成為現在的自己、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社會群體的分類機制等等切身議題。 
課程要求
(一)討論課的表現與出席20%:討論課的投入程度、團隊合作、以及運用社會學的能力等等綜合能力表現。本學期共有10次的討論課,助教團隊安排了一系列有趣的討論活動,讓同學馬上得以學以致用,請勿無故缺席。缺席三次(含請假)討論課,討論課部分的成績以零分計算。公假與事假需事先向負責助教請假,病假可以事後向負責助教請假。
(二)期中考、期末考各25%。考題將著重活用講課與討論課內容。
(三)個人作業30%:作業內容如有抄襲以零分計算。遲交一天扣分10%,兩天20%,以此類推。每份作業的字數請控制在1500-2000字內,評分時將以資料的豐富性以及對運用上課所學習到的社會學知識作為依據。
(四)每週的「課外閱讀」為加分項目。請選擇「課外閱讀」書單上的書,寫下閱讀心得(不是該書摘要,而是具有社會學分析角度的深入討論),繳交篇數上限為兩份,每篇字數上限2000字。繳交日期至1/7止。教師不依篇幅、而是根據整體書寫品質,給與學期成績1-10分的加分(總成績最高不得超過100分)。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二 15:00~17:00 
指定閱讀
在課程教材方面,這門課將倚重《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允諾》(Forest and the Trees: Sociology as Life, Practice and Practice,Allan Johnson著,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台北:群學)以及其他選讀文章,來介紹社會學的基本概念。《見樹又見林》一書,請同學設法自行取得。每週閱讀已編輯成讀本,請至帝宇影印店(辛亥路2段155號,27368495)購買 。 
參考書目
王宏仁等編,2008,《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台北:群學。
黃金麟等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
D. M. Newman,2010,《常民風格的社會學》,台北:學富文化。
Tony Bilton等,2006,《社會學》,台北:學富文化。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討論課的表現與出席 
20% 
討論課的投入程度、團隊合作、以及運用社會學的能力等等綜合能力表現。本學期共有10次的討論課,助教團隊安排了一系列有趣的討論活動,讓同學馬上得以學以致用,請勿無故缺席。缺席三次(含請假)討論課,討論課部分的成績以零分計算。公假與事假需事先向負責助教請假,病假可以事後向負責助教請假。 
2. 
期中考 
25% 
 
3. 
期末考 
25% 
 
4. 
個人作業 
30% 
作業內容如有抄襲以零分計算。遲交一天扣分10%,兩天20%,以此類推。每份作業的字數請控制在1500-2000字內,評分時將以資料的豐富性以及對運用上課所學習到的社會學知識作為依據。 
5. 
課外閱讀 
10% 
每週的「課外閱讀」為加分項目。請選擇「課外閱讀」書單上的書,寫下閱讀心得(不是該書摘要,而是具有社會學分析角度的深入討論),繳交篇數上限為兩份,每篇字數上限2000字。繳交日期至1/7止。教師不依篇幅、而是根據整體書寫品質,給與學期成績1-10分的加分(總成績最高不得超過100分)。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7  W1 (9/17) 課程介紹 
第2週
9/24  W2 (9/24) 社會學的想像《見樹又見林》,第一章,「森林、樹群、還有那件事」。王振寰,2009,「社會學是什麼?」,《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瞿海源編,頁3-25。台北:巨流 。#社會現場:觀看紀錄片「請問貴姓」(馬躍•比吼,2001,25分鐘)[討論課活動1]公布分組名單,「文化與我的名字」活動 
第3週
10/01  W3 (10/1) 社會與文化《見樹又見林》,第二章,「文化—符號、觀念和生活種種」;《見樹又見林》第五章,「我們、它和社會互動」。黃金麟,2009,「文化」,《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瞿海源編,頁27-50。台北:巨流。*課外閱讀:Nichter, Mimi. [2000]2001,《少女Wieght的煩惱》(王紹婷譯)。台北:新新聞。#社會現場:觀看紀錄片「炸神明」(賀照緹,2006,49分鐘) 
第4週
10/08  W4 (10/8) 偏差與犯罪周素嫻,2009,「偏差與犯罪」,《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瞿海源編,頁75-99。台北:巨流。Goffman, Erving. 2012.「論全控機構的性質」,《精神病院:論精神病患與其他被收容者的社會處境》,頁9-68。台北:群學。*課外閱讀:張娟芬,2010,《殺戮的艱難》,台北:行人。 [討論課活動2]討論紀錄片「炸神明」;發放「幫低收入戶編列預算」相關資料 
第5週
10/15  W5 (10/15) 階級與生活機會《見樹又見林》第三章,「社會生活的結構」。Ehrenreich, Barbara. 2010.「在佛羅里達州當服務員」,《我在底層的生活:當專欄作家化身為女服務生》,頁17-65。台北:左岸。*課外閱讀:Liebow, Elliot. [1967]2009,《泰利的街角》(黃克先譯),台北:群學。 #社會現場:觀看短片「窮富翁大作戰II:田北辰」(22分鐘)[討論課活動3] 幫低收入戶者編列預算I 
第6週
10/22  W6 (10/22) 解釋不平等
蘇國賢,2009,「階級與階層」,《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瞿海源編,頁103-128。台北:巨流。
駱明慶,2002,「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和城鄉差異」, 《經濟論文叢刊》30(1): 113-147。
[討論課活動4] 幫低收入戶者編列預算II 
第7週
10/29  W7 (10/29) 台灣的族群與移民
Bauman, Zygmunt. 2002. 「我們與他們」,《社會學動動腦》(朱道凱譯),頁43-60。台北:群學。
王宏仁, 2008,「台灣的移民接受政策與國家認同」。《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王宏仁等編,頁111-126。台北:群學。
*課外閱讀: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社會現場:觀看紀錄片「南方澳海洋記事」(李香秀,2004,98分鐘)
繳交作業I:家族階級流動調查
請對家族中的一男一女進行訪談,寫下他們社會流動的家族史(從祖父母代開始)。請以社會學對於階層與社會流動的研究觀點分析他們處於目前階級的主要因素。字數請控制在1500-2000字內,評分時將以資料的豐富性以及對社會學知識的運用能力作為依據。10月29日上課前將作業上傳到ceiba網站,並在上課時繳交紙本。  
第8週
11/05  W8 (11/5) 性別差異與不平等
陳美華,2009,「性別」,收錄於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頁129-156。
張晉芬,2011,「婆婆媽媽的大事:家事與照護勞動」,「勞動社會學」。台北:正大出版社,頁217-240。
*課外閱讀: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台北:行人。
[討論課活動5]討論作業I,並歸納階級流動表 
第9週
11/12  W9 (11/12) 期中考 
第10週
11/19  W10 (11/19) 親密關係的形成與解散
Beck, Ulruch and Elisabeth Beck-Gernsheim,2014,「從愛情到姦情:個體化社會中的關係變遷」,《愛情的正常性混亂》,頁77-138。台北:立緒。
周華山,2001,「非獨佔式情慾論述」,《無父無夫的國度?》,頁168-185。香港:同志研究社。
*Kipnis, Laura. 2010,2010,《反對愛情》。台北:行人。
#社會現場:觀賞紀錄片「三個摩梭女子的故事」(周華山,2001,58分鐘) 
第11週
11/26  W11 (11/26) 家庭
林津如,2010,「追尋與徘徊:百年台灣家庭與親密關係之變遷」,《帝國邊緣: 台灣現代性考察》,黃金麟等編,頁283-312。台北:群學。
Ahrons, Constance. 1999。「離婚有什麼好處?---評價家庭」「如何看待離婚—走出迷思」,《良性離婚》,頁22-77。台北:天衛。
*黃應貴主編,2014,《21世紀的家:台灣的家何去何從?》。台北:群學。
[討論課活動6]討論紀錄片「三個摩梭女子的故事」 
第12週
12/03  W12 (12/3) 宗教(客座講者:黃克先助理教授)
(讀物將在上課三週前放在ceiba)
[討論課活動7]準備基層工作者調查作業 
第13週
12/10  W13 (12/10) 經濟體制及其改造
夏傳位,2008。「前言:消逝中的金融正義」、「透視信用卡」,《塑膠鴉片:雙卡風暴刷出台灣負債危機》,頁29-34、117-160。台北:行人。
Block, Fred, 2004。「市場」,《後工業機會:一個批判性的經濟社會學論述》,頁111-142,台北:群學。
#社會現場:觀看紀錄片「奇蹟背後」(蔡崇隆,2002,57分鐘) 
第14週
12/17  W14 (12/17) 勞動
張晉芬,2011,「工廠不是客廳:勞動安全與職業災害」,《勞動社會學》。台北:政大出版社,頁191-216。
*吳偉立,2010,《血汗超商》。台北:群學。
[討論課活動8]討論紀錄片「奇蹟背後」 
第15週
12/24  W15 (12/24) 環境、風險與社會
吳嘉苓,2009,「科技、風險與社會」,《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瞿海源編,頁523-550。台北:巨流。
*Wilson, Bee. 2012。《美味詐欺:黑心食品三百年》。台北:八旗文化。
[討論課活動9]技術物的政治
繳交作業II:基層工作者調查(兩人一組執行)
這份作業的構想是,一方面訓練同學模擬社會學家如何做研究,另外一方面希望同學去關注一下日常生活中常出現的基層服務工作者或體力勞動者、臨時小攤販或地攤的工作者,他們面臨的勞動環境是什麼?詳細的作業說明會在12/3討論課時發放。12月24日上課前將作業上傳到ceiba網站,並在討論課時繳交紙本。  
第16週
12/31  W16 (12/31) 權力、政治體系及其改造
范雲,2008,「從民間社會邁向公民社會」,《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王宏仁等編,頁23-36。台北:群學。
汪宏倫,2008,「國族問題中的制度因素、全球脈絡與怨恨心態」。《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王宏仁等編,頁73-92。台北:群學。
[討論課活動10]討論作業II:基層工作者調查 
第17週
1/07  W17 (1/7) 社會運動(客座講者:日日春協會鍾君竺)
見樹又見林,第六章「實踐社會學、思索未來」。
 
第18週
1/15  期末考